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部属有关单位: 为切实做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的实验室研究工作,防止实验室内感染,避免由于实验室操作不当造成的传播,特制定《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指南》。所有参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和研究工作的实验室和实验室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本指南。在执行中如有问题,请及时向我部科技教育司反馈。 附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指南 卫生部办公厅 二OO三年四月二十九日 附件: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指南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的病原是一种新的冠状病毒,目前称为SARS冠状病毒(SARS—CoV)。为了防止实验室内感染,避免由于实验室操作不当造成“非典”的传播,特制定本生物安全操作指南。所有参与“非典”防治和研究的实验室和实验室工作人员都必须遵守, 一、下列操作必须在生物安全3级(BSL3)或以上级实验室(P3 实验室)中进行: l、用细胞培养的方法分离病毒; 2、收集或浓缩病毒或其培养产物; 3、用活病毒或病毒的全基因接种动物; 4、咽拭子样品的诊断检测。 二、下列操作必须在生物安全2级(BSL2)或以上级实验室或全 排式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l、含漱液、血清和血液等样品的诊断检测; 2、溶解、固定或用其他方法处理灭活的病毒和(或)无传染性 的病毒基因片段; 3、常规的细菌和毒素检查; 4、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样品处理: 5、临床样品的包装、分装; 6、离心管和离心机转头的封闭和开启。 三、实施上述操作的人员应具备如下防扩措施: l、佩带N95级口罩(如3M牌产品),按照操作者鼻部尺寸调整 口罩的鼻金属天,保证做到呼出和吸入气体确实经过口罩过滤; 2、佩带可以遮盖脸部的防护面罩或防护眼罩; 3、佩带外科手术帽,并遮盖住双侧耳部; 4、佩带2层外科手术乳胶手套。每完成一次可能接触含有病原的样品的操作后,应更换外层手套,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5、穿着实验白大衣,在自大衣外再穿着外科手术衣或连体隔离服(最好为防水材料),双上肢佩带袖套,并用乳胶手套袖端将袖口覆盖、绷紧。 6、双下肢穿着裤套,双脚穿鞋套,并用鞋套上部橡皮筋将裤套下段绷紧。 四、操作场地的消毒 实验完毕后,应将所有可用高压消毒的用品和样品在实验室内进行高压消毒,不可用高压消毒的物品应用70%乙醇消毒,实验室台面和污染的设备表面应用对脂包膜病毒有效的消毒剂消毒。实验室应用紫外线灯消毒。 五、实验样品转运 所有需要转运的实验样品必须标明“传染性物质,SARS病毒”。短途运输必须使用专车,由专人运送。尽可能避免长途转运,如确需空运的实验样品应按照民航检疫部门有关传染性物品运输的规定办理。 含有活病毒或病毒全基因的实验样品必须运输时,要按照如下规定进行三层包装: 1、样品的容器要使用能够承受不少于95Kpa压力的高质量的防水包装材料并且密封,以防止运输发生内容物的外泄; 2、第二层和第三层包装中应使用吸水性好的柔软的物质充填; 3、几个易碎的容器在同一个包裹中运输时,应分别独立包装并相互隔离,以免互相碰撞。 |